2025 尚思探索学者名单发布
9月10日是教师节,一个致敬播种与耕耘的日子,与一份表彰科学创新与坚持的名单不期而遇。这是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唯一进行年度发布的“系列学者”。
今年的“尚思探索学者”在原有的“生命科学”领域基础上新拓了“化学与交叉”方向,让尚思科学家社区中的学科交叉形成创新创造的土壤。
我们向2025年度入选的22位学者致敬,他们以非凡的洞察力独辟蹊径,在沉寂与专注中潜心求索着改变未来的种子。衷心祝贺他们每一位,并期待他们勇往直前、再接再厉。
生命科学方向
陈 佳
上海科技大学
创建精准基因编辑系统,研发新型基因编辑药物
高大明
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
细胞代谢和生长的信号调控
高召兵
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
开发原创纳米孔糖测序技术,形成生命科学新的“根技术”,推动原创药物研发
胡国宏
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
解析肿瘤转移休眠现象与调控机制,开发转移复发干预策略
黄学辉
上海师范大学
面向气候变化的水稻智能育种
蓝 斐
复旦大学
翻译层面的类表观遗传调控—核糖体修饰在环境应答、疾病与演化中的功能和机制
刘珈泉
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
解析“自我”与“非我”RNA的识别机制,揭示自身免疫致病机理并推进治疗策略的开发
刘军力
复旦大学
糖脂代谢多层级调控的新机制研究
刘 真
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
解码灵长类胚胎发育,启发干细胞与再生研究
舒易来
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
持续创新感音神经性耳聋药物研发
王 平
同济大学
解析氨基酸及“营养暗物质”的感知机制,揭示营养感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,开发肿瘤精准营养干预策略
肖 湘
上海交通大学
宇宙视野下的生命极限—“共适应“的解析、边界与重建
徐 菲
上海科技大学
建立结构生物学整合研究平台,解码孤儿受体自激活与GPCR新型调控机制,助力从靶点结构到药物发现的闭环研究
杨 弋
华东理工大学
活细胞代谢超多重成像分析
岳 锐
同济大学
骨骼与造血干细胞的衰老机制,年轻化策略与抗衰老应用研究
张嘉漪
复旦大学
利用交叉手段在图像分辨能力修复方向进行探索
张 余
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
解析和重塑叶绿体基因转录调控网络
周 波
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
透视成体干细胞的功能异质性,重绘组织修复与再生蓝图
化学与交叉方向
桂敬汉
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
探索融合化学与生物的活性小分子高效创制与发现
张新刚
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
深入探究含氟碳基活性中间体的内在联系,构建统一反应平台
钱小石
上海交通大学
揭示巨电卡效应物理本源,逼近其理论极限,为电卡制冷技术实用化提供原理性支撑
周 鹏
复旦大学
在原子制造跨尺度集成上推动器件性能与系统应用融合